查看原文
其他

专题分析 | 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对策措施分析

2016-01-18 王韬 中国医疗保险

  作者:南京市社会保险管理中心 王韬
  
  1 采用多种比对方式突破海量基础数据处理的难点
  
  南京常住人口超过800万人,如果单纯采取入户调查方式开展登记,工作量大、周期长、成本也高。在金保工程信息系统和信息技术手段已相对成熟的条件下,采取以公共信息资源数据比对为主、重点入户调查采集为辅的工作模式,发挥信息比对便捷高效和人工调查真实直观的优点,可以提高全民参保登记的效率和质量。
  
  2 增加单位参保登记库突破流动人口数据变化大的难点
  
  全民参保登记计划的核心是“全民”,包括所有居住人口,其中户籍人口相对稳定,数据来源准确,但流动人口数据变化非常大。2014年南京市登记的流动人口超过200万,这部分外来人员流动性强,就业单位和居住地都不稳定,数据难以保证真实有效,给实施参保登记和后期入户调查都带来较大的工作难度。根据现行政策,外来人员如在南京市工作,应该在单位参加社会保险。抓住单位这个根源,即可为这部分人员的参保登记找到抓手。利用工商、税务信息,建立单位参保登记信息库,与个人参保登记信息库结合为建立稳定的参保机制共同发挥作用。
  
  3 建立数据处理平台突破信息管理“碎片化”的难点
  
  南京市社会保险分属省、市两级经办管理,市级层面的经办管理已经统一,但是省里还是分险种管理。在信息收集过程中发现,由于多部门的信息管理“碎片化”和各自为政给前期协调、数据采集以及后期数据维护都带来很多困难。如全市的大(专)学生学籍、高校教职工名册管理权限分属部、省、市,卫生的新农合数据分散在各区,协调难度较大,难以准确采集到数据信息。只有建立统一的数据处理平台,统一数据格式,明确数据交换时点,才能保证全民参保登记数据库的准确和长期的生命力。
  
  4 利用先进的技术手段突破入户调查的难点
  
  在传统的调查方式中基层人员的工作量很大,在上门入户的同时还需要填写纸质登记表,不但数据难以及时更新,在录入过程中还容易发生差错。本市开发了“智慧社区”数据采集AP P,利用智能手机上门采集信息。“智慧社区”信息采集系统汇集了全市民政、计生系统掌握的南京市人口基础信息。利用该信息平台,将需要入户调查的个人信息包括个人住址信息以社区为单位全部分配到社区工作人员手机上,社区工作人员通过智能手机下载自己需要入户调查的名单直接上门入户调查,并将调查结果通过手机确认后反馈给信息系统,系统处理汇总后,每天将全市入户调查情况传送给市社保中心。整个流程既避免了社区工作人员的盲目入户,为社区工作人员提供了便捷准确的调查信息,又改变了传统纸质资料的信息采集所带来的不便。而且所有采集信息栏目中仅有一项通过汉字输入,其余均为选择项,大大缩短了调查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具有投入少、效率高、数据准的优势,避免了人工登记可能出现的费时、费力、投入大、效率低、差错率高等不足。
  
  5 营造开展全民参保登记工作的氛围
  
  为让市民了解、配合和支持全民参保登记工作,更为下一步建立稳定的参保机制打好基础,我们制作了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宣传片,以每天32次的频率在所有公交车、地铁1号线上,通过8000块屏幕连续进行播放;印刷了1万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宣传海报》,编印了10万份《社会保险全民参保登记宣传指南》和入户宣传品标贴,社区工作人员在上门调查同时宣传参保登记,引导未参保人员进行参保登记。(详见《中国医疗保险》2016年第1期)


如果您想订阅本刊、查阅最新发刊信息及精编内容,或向我社投稿、与我们取得联系等,请在微信公众号界面使用底部菜单功能。
相关阅读:《促进自由职业者参加基本医疗保险的对策建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